蘇澳國小109年由王美芳老師開始參與自主學習計畫,學校教師團隊先後在圖資組莊志烽老師和邱怡雯老師的陪伴下,將數位學習應用在日常教學中。面對疫情,我們從初期最基礎的認識載具、線上Meet教室使用,中期使用均一、因材網、學習吧等平台,後期使用線上教學互動軟體,例如:PearDeck、Padlet、Google Classroom、Slido、Kami等,蘇澳國小朝向科技輔助學習邁進。實踐TPACK教學。

       近年來TPACK隨著教育科技的發達而逐漸受到教育現場的重視,蘇澳國小教師們透過科技的協助,有效將特定學科內容傳授給學生,讓學生輕易理解學科內容及增進學習成效。以六年級劉惠卿老師數學領域公開課為例,讓學生透過四學理解圓面積的概念,說明如下:

課堂組織學習任務
課堂導入老師帶入本節學習內容,說明觀看均一影片的重點
學生自學學生先自行觀看影片,再依據影片內容開始寫學習單,遇到問題回到影片中
教師歸納圓面積跟長方形面積的關聯,並歸納成列式
小組合作組內學習任務(指定校園地點進行實測,實測直徑或圓周長求出圓面積)上傳至Padlet
小組彙報與分享各組依序上台小組輪流報告
教師導學教師歸納統整學生學習

       以科任邱怡雯老師閱讀課結合防災教育為例,透過Google Classroom建置課程,將學習素材與連結放置其中,學生能隨時隨地取用學習。學生學習有脈絡,從書本出發到數位學習,從文本出發到專題探究,從個人學習到小組共學,實踐TPACK與SAMR科技融入教學。教學流程說明如下:

課堂組織學習任務
文本閱讀學生個人閱讀「回家的路」文本
故事結構運用Slido學生排出故事順序,可倆倆進行討論修正答案
文本理解運用Pear Deck學生進行回家的路小測驗,小組共同確認答案正確性
情境討論運用Padlet學生討論現實生活中遭遇的情境與因應方式,全班共同討論
教師歸納學生運用KWL寫下所學,教師進行土石流防災基礎概念歸納
小說閱讀學生個人閱讀「搶救花果山」小說
故事重述運用Jamboard小組將故事牌卡分類排序後,用牌卡重述故事
生活連結觀賞Youtube【梅姬颱風】大水患~蘇澳遇襲事件簿(公共電視 我們的島第580集 2010-10-25)理解當年蘇澳土石流,學生邊看邊記錄蘇澳大水患的原因、經過、影響…
專題探究學生針對疑惑的地方提出問題,小組進行專題研究「土石流」,也可以探究「蘇澳土石流」的問題

       蘇澳國小不論導師或科任,始終相信數位學習將為學生學習帶來新風貌,教師運用科技提升教學效能,我們持續讓蘇澳學生具備閱讀力、寫作力與科技力,朝自主學習邁進。

資料來源:蘇澳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