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秉光老師

學生已經在國語課本與國語習作上面閱讀過2篇世說新語的作品。本次係屬延伸學習,利用生甲本上的另一篇作品「喻雪」,讓學生閱讀與欣賞古典文學作品之美。

本文重點摘要

教室裡的創新:傳統文言文與現代教學法的融合

「老師上次公開課的內容是環境教育,讓人印象深刻。這次是國語而且是文言文,讓人很好奇一位環境教育的老手會怎麼上這堂課?」有夥伴這麼與我分享她的期待。

上次的公開課我玩得超開心(將近100分鐘),學生不管是接受度或投入的程度也都很高。但這次我沒打算再進行這種流程很嚴謹的課堂,不是不想而是我更想與大家分享「我班的學生是如何在課堂中使用載具進行學習」。

在學校中,我操作這種模式已經有好一陣子了。學生也從當初的一聽到要拿載具就興高采烈(可以跳屏去其他網站?)到現在開始理解載具是個輔助學習的工具,能利用它或該利用它來做些什麼。這需要段時間來練習,但表現出來的結果也確實讓我覺得欣慰就是了~

學生為中心:重塑國語課的互動與參與

「我的國語課現在很少在講述了!自從某次有學生向我反應『老師~我覺得你上課很無聊』之後,我便決定更加落實我在外執教時給學員的建議『自己少說一點,讓學員多做一點』」我再次向夥伴們說明當時學生給我的挑戰以及應對的策略;我不是真的都不講,只是鮮少主動講。這樣帶來的改變是課堂中學生發問的次數增加,想要主動聆聽的機率增加,這時候我只要依據學生個別的學習狀況給予提點即可。

會錯過任何一位同學嗎?不會!因為他們想要聽的就會暫停手上現正進行的操作,專心聽講。

如果真的錯過呢?學生可以再問,因為每個問題背後隱藏的需求都不一樣,所以每位學生各別問問題,除了藉此判斷問題之所以成為問題的原因之外,也是訓練他們提問的能力。

教育的藝術:從接球到傳球的教學技巧

「這也許跟人格特質有關,與其說老師很會上課,不如說是很會『接球與傳球』。不管學生提出什麼問題,老師都能接住,然後呢?他沒有直接給予答案,而是透過聆聽、理解與再追問將問題再拋回給學生,讓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有夥伴這麼與大家分享他的觀課心得。同理與提問是課堂中能有效溝通最關鍵的2項技術,設身處地的從學生角度去思考學習時面對的困難點是什麼?想獲得什麼幫助?或者是提問之前先想想我想要學生回答什麼答案,再據此去進行提問設計,避免答不對題或無效提問,這都可以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到安心。

教案設計的藝術:從自學到共學的無縫轉換

「老師的課堂像是個有機體,全憑當下學生的反應決定了課堂的風景」有夥伴在我說課時這麼回饋我。好像真的是這樣,只是我從來沒想過要怎麼形容自己的課堂。就好像在議課時夥伴提到的「我以為學生會不會一時愣住,不知道要如何處理而枯坐等候?但就在下一刻老師透過Classroom Go發現某生正在搜尋『論文』一詞,開啟了接下來全體學生的溝通與對話」正是如此,所以這次的教案非常的簡潔,只有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流程,甚至有夥伴提到「很明顯的組內自學與組間共學之間並沒有斷點,也或者是說它不可能有斷點;因為學生在整個課堂中既是在自學也是在共學」。

當教育遇上挑戰:深化學習的創新方法

「老師應該做了很多準備,包含預判學生可能面對的困境,每個詞彙還有文意⋯⋯」是啊!這樣的授課方式並沒有減輕我的授課壓力,相反地它還遠比純講述更折騰人。我想這也就是大多數教育工作者還是採用純講述的主因。要知道學生不可能從我們的講述中得到所有知識,我們也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識透過講述傳授給學生。工具與方法論一直是我在學校教學時的重點,「給他魚吃,不如教他怎麼釣魚」雖是老生常談,卻也是最難落實與最需要功夫經營。

小班級的大躍進

最後,這是一個小學校,一個只有10人的小班級。因著這群學生的學習特性而形成的班風是很難複製的,但這不表示僅此一班爾後難以再創造。就像夥伴分享的「老師只是利用了幾個簡單的工具,便達成了教學目的」不為工具所困,不為譁眾取寵而爭奇鬥豔是教學方式之所以能不同以往的主因。再者是夥伴與學校的支持,任何的教學革新都需要面對不同的聲音,不論是來自學生還是家長。謝謝我的同事、主任與校長對我的信任並放手讓我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