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宛如老師
*點擊圖片可放大瀏覽
前言
我任教於宜蘭國中自然科,每一場科學競賽、每一個數位融入教學的計畫,只要對學生好,能提升學生學習,我一定衝第一個參加。從科學探究、科技輔助學習、5G智慧學習學校都有我參與的軌跡。
111年12月13日自主學習節縣級公開課,我以「5-2熱量與比熱」單元中的第三節課進行設計,由頭城國中教務主任-陳佩琪主任擔任說、議課的主持人,本篇文章跟大家分享公開課的設計與回饋。
課程脈絡
第一節:認識熱量、變因、實驗設計(pe)為主
第二節:實驗和數據轉圖表(pa)為主
第三節:思考智能(推理論證)為主
課程設計想法
各組將熱量實驗數據,轉換成溫度變化與加熱時間關係圖,藉由圖表討論,推論出影響熱量的因素有哪些(諸如物質種類、物質質量、加熱時間、環境、熱源種類、溫度計種類、溫度計擺放的位置、溫度變化、酒精燈芯長度不同…等),透過主、客人分享、討論、提問及建議,更加了解實驗內容。
因材網自主學習平台自學、組內互學、組間共學,最後由我進行導學,師生共同推導出熱量(H)/質量(m)/比熱(s)/溫度差(∆T)四者的關係式
將這些概念運用在日常生活上的問題解決能力展現,了解去海邊玩水,沙灘跟海水誰比較燙腳?避免燙傷自己的雙腳。
學生概況
學生採異質分組,因為有1位孩子家人確診請假在家,線上參與課堂,本堂課以混成教學形式呈現。
教學設計
這小節的脈絡從《能察覺不同可樂熱量差異與含糖質量關係》情境導入,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單元。
運用提問,帶著孩子探究思考:
- 無糖可樂真的沒有熱量嗎?
- 熱量如何轉移?
- 導致熱量轉移的因素有哪些?
- 教導如何定題?
- 如何提出假設?
- 如何進行實驗設計?
- 進行實驗操作需要注意哪些細節?
- 如何將數據轉成圖表?
- 如何進行小組組內共學?
透過小組分享獲得組間共學的機會,透過因材網的影片自學學會比熱物理量的定義,在學生操作過程中,能充份符應自主行動、溝通互動、社會參與等核心素養能力。
反思回饋
此堂公開課讓學生藉由分享將所學,讓脈絡更清楚,藉由學生互相討論,自己去建構概念才是真理解。學生透過實驗設計與操作,從好奇、疑惑、探索、學習、分享共好、評量到自己可以推論並解釋的喜悅感,這是我想給孩子們的課堂風景。
課程結尾的評量工具設計主軸理念是「教什麼,考什麼」,所以教學後,就以教學中的元素自創出題,並利用課餘時間操作此次評量工具,評量孩子們對「熱量與比熱」的了解。
此次素養任務評量發現同學書寫的意願提升,雖然答案不一定正確,但看到孩子願意花時間書寫,真的很令人感動,在講解訂正題目時,孩子們專注認真眼神,幾乎每一位孩子都認真訂正與自己不一樣的答案,讓我很感動。
這一切的一切都要感謝教學路上,有一群瘋子(教學熱愛者)一起努力討論和研發課程,成立社群真的很重要,才能讓教學風景更加美好!真的很感謝教網中心的夥伴們推廣自主學習,才能讓我看到不一樣的課堂樣貌,而科技載具只是協助教師教學,無法取代老師;教師要學習如何駕馭科技載具,讓這些科技載具成為自己教學的得力助手,我要大聲的說~科技輔助自主學習真的很讚!再次感謝教網中心!有您們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