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育才國小 余晨熏老師

以生活課程-二上-和風做朋友為例

決定四人小組本次操作載具的負責人:

 

教師用雄戳戳樂決定由誰(組內1~4號)開始操作載具,之後每次進行輪流,讓每個人都有機會操作,也較不容易出現吵架紛爭。

*雄戳戳樂網址:https://gsyan888.github.io/html5_fun/html5_poke/html5_poke_speech.html

教師提前設定好「ClassPoint」,學生透過代碼加入教室,可以同時看到投影片,也能作答題目。

 

*ClassPoint相關使用教學,老師們可參考此篇:

幫你的PPT加上「Classpoint」教學多元互動立即來 

https://isupport.ilc.edu.tw/11369/

 

透過「ClassPoint的文字雲回應功能,孩子們可以透過打字或是語音輸入等方式,蒐集孩子們對於「風」的發散思考。

接著孩子們以四人小組的形式,帶著載具在教室裡、校園裡尋找「風在哪裡」,拍下影片紀錄,回到教室後,掃QR Code,將影片上傳至Padlet。

在上傳影片的過程中,孩子們必須合作,找尋相對應的按鈕及檔案,以正確的步驟上傳。

 

當所有組別完成上傳,全班一同檢視小組找到的證據在哪,其中也會發現有些小組拍攝的技巧很不錯,但有些小組可能因為角度抓不好,導致證據不夠明顯,有些可惜。

當孩子理解風在我們生活中周遭,請他們思考風的特性是什麼?用身體展演出來,並且組員一同展演或協助拍攝,一樣再將拍攝的影片上傳至Padlet,大家一同觀賞並討論。

課程最後,孩子可以透過Padlet看見自己學習的歷程,也能看見同儕學習的成果,進而去反思自己是否有可以再調整的部分。


結語


孩子們對於使用載具總是保持高度興趣,但初次接觸時,可能會遭遇許多困難,例如:對於操作介面不熟悉、輸入法的切換、不同應用程式的切換…等,因此身為教師,需要提供孩子方法,一步一步學習如何排除問題,也需要有足夠的耐心,等待孩子學會,也可以透過同儕學習的方式,培養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直到課程的最後,當他們逐漸熟練操作,會發現他們的速度加快許多,那麼學習遷移也就產生了!教師可以將此次的數位工具應用在不同的領域課程當中,透過數位工具融入教學,不僅促進孩子們的互助互學,也能更有效率的展現學習成果,孩子們的學習動機被點燃了,學習一點也不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