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褚煜凱老師
什麼是四學教學模式?
四學教學模式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策略,並不僅限於自主學習或是數位學習,它是一種靈活的教學策略,可以應用於多種教學環境和學習模式中。筆者從過往的諸多觀課經驗中觀察到的心得是,如果想呈現一堂以學生為中心的流暢教學,這些課堂都具備學生自學(課前、課中或課後)、組內共學(合作學習)、組間互學(不同小組之間進行交流)、教師導學(提供指導和支持)的教學模式。
曾有老師問我,讓學生在家先寫習作,這算是學生自學吧?這就要釐清學生自學的「學習」,必須要學習新觀念或是複習舊經驗也可以?其實這兩者都是促進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些老師在下課前會指派任務給學生,要求先預習下次上課的單元,這也是學生自學的一種。要提醒的是,無論複習或預習,都需要適時檢核學生有沒有達到學習成效。一般老師的教學,較容易達成學生自學及教師導學這二部份,卻在小組合作學習及組間不同的觀點的互相激盪比較少見,這涉及另一種運課的困難度,就是如何分組,及分組教學的方式。筆者偶爾會在觀課時,觀察到教室裡的座位安排是小組形式,但是學生仍是個別化的學習,所以說,並不是將學生的座位排在一起就是分組教學。
如何實踐四學教學模式?
簡言之,老師若要達到以學生為中心的四學模式,只要在平常的教學再加上組內共學及組間互學即可。組內共學是促進學生合作學習的重要環節,具體的操作方式可以是「小組討論、共同完成學習單、互教互學」;組間互學旨在促進不同小組之間的交流與學習,常見的操作方式有「作品分享、互評活動、各小組間的資料整合」。四學模式沒有固定順序,可以來來回回的循環反覆操作,在此,筆者提供一個簡單的四學模式的運課方式供各位參考,這堂課在113年度推動中小學數位精進方案的家長宣講活動中實作過,教學對象是學生家長,目的是讓家長體驗孩子們在學校的數位學習方式。使用的載具是 Chromebook,一人一台,搭配的軟體有 ClassroomGo(用於廣播畫面)及 Padlet(用於學習歷程的建立與互動),教學單元為七年級下學期數學第三次段考的線對稱圖形單元。
(註:由於每位老師的教學風格不同,只要能讓老師達到教學目標,學生達到學習目標,任何的教學流程都沒有優劣之分。因此以下範例僅供參考,藉此提供讀者產出新想法或碰撞出不同教學火花的可能。)
四學教學模式的應用
一、學生自學:因為這堂課進來的家長不固定,不確定對象是誰,所以採課中進行,閱讀課本教材,初步了解何謂線對稱圖形。如果提前讓學習者在家自學,就能讓課堂時間運用更有效率。
二、教師導學:從中國傳統的剪紙藝術引起動機,帶入生活與自然中的線對稱。因於時間的關係,這部份採觀看圖片搭配口述教學,如果有時間,也能讓學生先進行對稱剪紙的具體操作,老師再以拍照上傳或即時投影的方式呈現學生作品,甚至讓學生創作後發表。
三、組內共學:用 Padlet AI 畫出生活上可見或自然界具有線對稱性質的圖片,在 Padlet Sandbox 中貼上圖片並畫出對稱軸,越多條越好,再計算同組所有畫出的對稱軸數量。在課堂中實際操作時,即可見到小組內共同完成線上學習單,並且也觀察到有些組別的成員會彼此互教互學。
四、組間互學:使用數位平台的好處之一是能即時呈現作品,達到組間的作品分享,並且能進行互評活動,互評的方式可以讓學習者計算別組的對稱軸數量是否正確,也能以給分的方式評比各組創造出的對稱圖形是否多樣化或具有獨特性。
五、學生自學:以課本的隨堂練習題目,讓學生個自完成線對稱圖形,檢核學生是否達到這堂課的學習目標:「察覺線對稱圖形的現象、認識線對稱圖形及對稱軸、認識線對稱圖形的性質、繪製線對稱圖形」
課程發想
這堂課的設計發想是因為 113 年的國中會考第七題的內容是線對稱的概念,但從成績結果顯示待加強的學生僅有三成答對率。如果畢業多年的家長都能在短短的一堂課學會線對稱的觀念並能判斷且進行實作,那麼正值青春的國中生們,只要好好的學習,在這個單元要達到基礎等級不是難事。
在108課綱數學領域核心素養「數-J-B3」提到需具備辨認藝術作品中的幾何形體或數量關係的素養,並能在數學的推導中,享受數學之美。這節課結合時下流行的 AI 融入教學,學習者要先理解線對稱圖形,才能給出正確的指導語讓 AI 藝術生圖,產生的圖片能呼應課本教材的學習內容,再結合數位平台及載具進行四學教學模式。這堂課的設計平易樸實,沒有太多炫技花俏的操作,提供給想入門數位融入四學教學模式卻不得其法的老師們參考。
(註:筆者現任國教輔導團國中數學領域分團輔導員,歡迎老師們彼此交流,教學相長,若有未盡事宜,煩請不吝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