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教師《Chromebook帶回家的規則》教學包

如學校有意推動學生攜帶載具回家學習,可參考本篇文章制定適合貴校的施行規則。老師若需要讓孩子攜帶載具回家學習,請遵循貴校施行政策,詳情請洽貴校辦理單位。 一、 學生是否需要用Chromebook來完成回家作業          國小高年級以上,有不少課程或作業在導入使用Chromebook與雲端服務後,會帶來許多便利,促進同學與同學之間、老師與學生之間協作的使用。因此讓學生可以帶學校的Chromebook回家完成作業,是有其必要的。例如國語的作文,老師透過Google Classroom派送Google文件作業給學生,學生借用學校的Chromebook回家進行,對學生來說帶來的便利是,數位編輯可以很容易新增修正語句,一有大範圍的修正,不用再費心重新謄寫;而對老師來說,可在遠端同步看到學生的作業內容,給予學生建議等線上即時回饋,或是在約定時間一到,不用等待學生手動繳交,在雲端上老師有著權限與清楚的介面看到學生們的檔案。 二、 學校提供Chromebook給學生回家前,需要準備什麼          在Chromebook載具設備逐漸普及,配給學生使用的Chromebook也是較為耐用的機種,學校端確實可以思考讓學生搭配課程作業使用時借用Chromebook回家。在開始借用前,老師們可以先熟悉宜蘭教網提供的兩個好用工具,來限制Chromebook不能用得太晚,以及遠端知道學生在家使用Chromebook情況:宜蘭MDMEIP網站中的「宜蘭MDM」,可設定載具關閉時間。透過宜蘭MDM可以很容易設定幾點到幾點這些Chromebook是無法使用的,避免學生在家拿Chromebook用得很晚而不睡覺,影響作息。 2. 宜蘭教學廣播老師版「宜蘭教學廣播老師版」除了可以廣播軟體一樣將老師端的畫面推播到學生Chromebook畫面上,也有監看學生當下的畫面與依照時間紀錄瀏覽哪些網站的功能。 三、 與家長的溝通          與家長溝通最重要的有三個部分,一是了解Chromebook帶回家後,會讓學生做哪些學習活動,每學期班親會是最好的與家長說明管道;二是請家長善盡陪伴孩子的責任,讓孩子在家內的客廳、公共空間使用,避免讓孩子關在自己房間內用Chromebook;第三,損壞賠償,使用時或許無法避免用壞設備,若不是人為的原因,可以事先跟家長說,由家長與學校各出一半的維修費用,不要讓擔心弄壞而拒絕孩子借回Chromebook。 四、 與學生的約定          跟學生做好約定,學校、老師讓你們借用Chromebook回家的目的是什麼,目的是讓自己的作業可以做得更好,內容可以更充實,而不是提供你一台玩遊戲與看Youtube影片的載具。         隔天回到學校時,第一時間就要將Chromebook放回充電車,在早自習時間可以充電,因為Chromebook是學校多人使用的,可能下一位要使用的是校內其他班級學生,若用到沒電,隔天又沒充到電,就會影響到別人的使用。 五、 Chromebook借用紀錄          有了以上的準備工作後,開始可以讓學生借用筆電回去。設計了一份借用設備紀錄單,左邊有注意事項,請家長看過後同意,在下方簽名。右邊則是每次借用回去的紀錄,在學校寫下Chromebook的編號、觸控筆,回家後請家長簽名。《借用設備紀錄單》 撰文作者:陳宣霖老師

閱讀全文給教師《Chromebook帶回家的規則》教學包

Google Jamboard生字模板應用

文:王美芳老師 一、製作流程:  網路搜尋作業簿圖檔,下載並去背。 2. Canva設計版面格式為簡報(16:9)或是Google簡報設計背景圖,下載成圖檔。 3. 新增Jamboard,將設計好的圖檔設為畫面背景。 接著新增作業簿圖檔,並依據用途調整作業簿格子的大小位置。 二、使用情境: 利用數位手寫輸入取代紙筆書寫的模式。 三、應用與分享: 生字模板下載點>>>可自行建立副本做使用喔 2. 使用chroombook(觸控螢幕加最便宜的觸控筆)加上Google Jamboard設計手寫輸入作業單,讓老師在遠距課程中依舊可以陪伴學生書寫練習。老師收回批改與學生訂正也十分容易,不用再開外掛程式也不用再收模糊不清的作業照,直接打開Jamboard就可執行批改與訂正。一個Jamboard檔可以放20頁內容,以國語語詞書寫練習為例,可以多課共用使用一個Jamboard檔。數位手寫輸入時,學生只要有專注力與耐心一筆一劃慢慢完成,就可以交出不錯的手寫畫面。附圖為紙本書寫能力比較弱的學生,數位手寫輸入的成果,顛覆了學生的自我認知:永遠筆拿不好也字寫不正。學生回饋:只要專心加上不急不徐的手寫輸入,寫字就像畫圖一樣,也可以很療癒。(學生看完自己的成果經常自我感覺良好,成就感秒升)

閱讀全文Google Jamboard生字模板應用

沒有更多文章了

沒有其他頁面可供載入